-
-
字大
-
字小
锡林郭勒盟教育系统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的主线,紧扣高质量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深入推动全盟教育系统开展“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治校全过程、教书育人各环节。
截至目前,全盟各中小学幼儿园共计开展升国旗仪式1976次、国旗下演讲1976次,国旗进班级3890次,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等法律法规632次,覆盖师生20.6万人次,真正做到了以实际行动铸魂育人。
十一、东乌珠穆沁旗
东乌珠穆沁旗教育系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将开展“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与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工作深度融合,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东乌珠穆沁旗第二小学和第四小学同旗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红领巾’走进军营 上一堂别样‘爱国课’”宣传教育活动,学生们来到驻旗某部队参加升国旗仪式,国旗护卫队代表向大家宣讲国旗知识,讲解员带领参观部队长廊和史馆,学生们认真观看图文并茂的展板内容,仔细聆听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此次活动为师生呈现了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思政课,增强师生的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培育爱党爱国爱军的情怀。
十二、西乌珠穆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教育系统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一周两月”(内蒙古自治区将每年5月份的最后一周定为民族法治宣传周,5月份定为民族政策宣传月、9月份定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将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系列活动。西乌珠穆沁旗综合高级中学组织开展“国旗耀边关”主题活动,学生“石榴籽”宣讲团成员通过校园广播,带领全校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西乌珠穆沁旗第二初级中学成立国旗班,以“爱国、爱旗、爱校、爱班”为宗旨,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己任,力求展现当代中学生阳光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国旗班成员学生认真完成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同时肩负着在重大活动及节日、庆典日升国旗的光荣使命,引领全校学生爱国旗、敬国旗,形成自觉维护国旗尊严、尊重和爱护国旗的浓厚氛围。
十三、乌拉盖管理区
乌拉盖管理区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广大师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乌拉盖管理区第一小学、第二小学和管理区中学同区团委、边境管理大队开展“国旗耀边关 同走戍边路”青少年国防教育主题活动。在边境管理大队民警的带领下,少先队员踏上日常巡边国防线,在中蒙边境界碑前,了解守护界碑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意义;马背警队民警围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讲述了队员们扎根边境线,用心贴近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暖心故事。活动后,少先队员与边境民警面对面交流,分享边境行的点滴收获,并表示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以戍边战士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十四、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
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开展“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锡林郭勒盟蒙古族中学与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共同开展“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党建带团建活动。在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的生态馆石榴园,两校学生分别讲述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民族团结故事,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尊重与帮助,两校党员、团员代表带来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诗朗诵,赢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同时,学生们参与纸浆画制作,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活动的高潮是两校师生共同采摘石榴,象征着民族团结的石榴成为两校师生友谊的见证。此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的真谛与内涵,促进各民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十五、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
锡林郭勒盟第二中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国旗耀边关”活动与学校教书育人主责主业深度融合,不断夯实“五个认同”思想根基,有形有感有效开展主题活动。学校丰富校园德育活动,通过情景剧、诗朗诵等多种形式,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打造“国家的孩子”情景剧,以“三千孤儿入内蒙”故事为题材,由国家赞歌、民族赞歌、母爱赞歌、劳动赞歌四个篇章组成;诗朗诵《党恩照耀 石榴花开》,以深情的语言和饱满的热情,赞美青春的活力和祖国的伟大,弘扬爱党爱国之情、民族团结之爱。“国旗耀边关”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有效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