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之光丨把担当写在绿水青山之间
内蒙古自治区审计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杨武很忙,不是在审计点上,就是在赶往审计现场的路上。这不,刚刚参加完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他又赶到某项目的审计现场。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首。作为资环审计人,必须时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紧迫感守护好大草原的生态资源。”杨武说。
凡事“先想一步、先行一步”是杨武给同事留下的印象。从审以来,他始终坚守审计一线,勤勉付出。
杨武曾经是一位有着30多年丰富经验的财政审计骨干,2021年底,调任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审计处处长。虽然此前他曾担任过某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项目主审,有一定资环审计经验,但系统性统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对他来说仍旧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为了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杨武制订了一系列自我提升计划,认真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梳理研究每一类资源资产的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时常学习到深夜。日积月累,他不仅对自然资源领域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审计方法了如指掌,还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解决了一系列复杂棘手的问题。
为了系统掌握自治区相关主管部门的情况,为谋划开展审计项目打基础,杨武还带领处室同事,广泛开展行业调研,系统梳理归集了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100余项、行政法规40余项、地方性法规30余项、规范性文件90余件,汇编形成了资源环境审计法规库,为做好资源环境审计项目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支撑。
2022年,杨武牵头组织全区三级审计机关,对全区12个盟市的水、草原、矿产等资源资产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了提升审计质效,他组织青年骨干专门成立数据审计小组,通过运用相关数据,对各盟市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进行分析,筛查出违规占用林草地、违规占用耕地、湖泊水面叶绿素含量偏高等5类大量疑点。通过现场核查,审计揭示了矿产企业违规占用林草地、工业企业违规占地等问题。
审计是手段,整改是关键。作为一名资环审计人,杨武坚持“谁审计,谁负责督促整改”,建立专门台账,提出整改要求,实行销号管理。对于整改不认真、整改措施不具体、整改期限过长等问题,他还坚持把整改台账推送至自治区纪委监督贯通协调数据平台,实现多部门同步联动解决。为此,当地专门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等制度办法,有效推进了全区历史遗留矿山治理修复工作。
“功夫在脚下。要想在重要项目中找出问题线索,练就过硬本领是前提,实地探勘是保证。”面对难点问题,杨武总是多想一点、多做一步。
2022年,杨武担任某市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组组长。
审前调查阶段,杨武和同事们在查阅林草专项资金拨付以及部分生态补偿资金一卡通支付情况相关资料时,发现部分人员既领取了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又领取了公益林补偿资金。
“这些人是同时拥有草场和公益林?还是同一块地双重发放了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和公益林补偿资金?”为了查出真相,审计组需要同时向有关部门调取审核草原生态补奖资金和公益林补偿资金发放资料。有关部门却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一再拖延。
“此路不通,就另辟蹊径。”面对难点,杨武决定迎难而上。这也是这位蒙古汉子的为人性格,身上始终保持着一股不服输的斗争精神。他和其他审计骨干一起,根据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土地利用现状等,通过矢量数据叠加,发现了该地区存在的林草地重叠情况。
杨武又组织人员根据这一疑点线索,开展入户调查。通过多次实地走访和排查比对,最终发现有部分重叠的林草地,既发放了草原补奖资金,又发放了公益林补贴资金。针对审计发现问题,相关部门积极整改,共同确认了地类属性,避免了国家的财产损失。
“干审计,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素质和能查能说能写的本领,更要有敢挑重担、认真钻研的勇气和精神。”这是杨武常对年轻同志说的一句话,他也是这样做的。
在一次专项审计调查中,项目组的几位青年骨干抽查某地区部分林草项目招标投标程序是否合规,经过反复核对,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几个年轻同事有些沮丧。
杨武看在眼里,并没有批评他们,而是在审计现场组织了一场业务研讨,让年轻人谈想法,说体会,提建议。
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后,他看到了时机,开始进行疏导和启发:“审查项目招投标的合规性固然是这个项目的重要环节,除此之外,是不是还要关注一些别的!比如项目组织、实施和绩效,以及它的实施效果和后期管护等情况!”
经过杨武一番启发,年轻骨干调整了方向重点,转换了思路,将该地区重点林草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后期管护情况列入重点关注环节,还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些项目未按作业设计要求实施,由于后期管护不力导致苗木成活率偏低等。
在很多同事眼里,杨武是老处长、老骨干,经验丰富。但是,他也从不打无准备之战。在一次组织省市县三级审计机关开展某项目专项审计调查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他还是坚持要“先试审,再推行”。
磨刀不误砍柴工。通过试审,杨武和同事们梳理并掌握了近年来内蒙古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和相关政策,了解了资源环境领域的风险点和问题高发环节。最终,他们立足项目特点,针对水、草原、森林等资源,制订了《全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审计调查工作方案》,明确了审计方向和重点审计内容,为做好此次专项审计调查提供了基本遵循。2023年,这一项目获得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经过30多年的历练,杨武已经成为全区知名的审计能手,并连续两届荣任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特聘财经专家。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大批年轻人成为资环审计骨干,为守护大草原的绿水青山贡献着审计力量。
岁月催生华发,却消磨不了杨武的殷殷之情、拳拳之心。怀揣着对审计事业的热爱,他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在绿水青山间挥洒汗水,再攀高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