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审计局
无障碍浏览 长者浏览

政务公开

动态信息

当前位置:首 页 > 政务公开 > 动态信息

浅谈新时期如何搞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发布时间:2019-03-28 文章来自:锡盟审计局

  自从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县级以下党政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中办发[1999]20号)以后,经济责任审计己作为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审计工作,以其全新的审计理念,新颖的审计方式,作为新时期加强干部监督、考核、管理和任用,促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重要的独特审计作用,逐步为各级领导、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甚至社会大众所关注、了解和熟悉,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于这样一项具有完全“中国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怎么搞,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怎样才能避免审计风险。这些问题一直是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的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浅析当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组织部门交办的经济责任审计一般总是成批量的,其中有的部门领导任职时间长,业务工作量大;还存在突击性经济责任审计,与计划性安排审计项冲突,审计人员少,时间要求紧,审计机关难以安排力量,工作难以适应,只好突击进行,审计质量难以保障。从领导干部任用和国家发展的趋势看,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所占审计机关的工作量比重越来越大。按照干部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经济责任审计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任务集中的问题,这势必给审计工作造成一种压力。      

  (二)审计介入的时间和认识问题。任中审计和离任审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审计人员应认真区别。在任中审计中有些组织要求审计部门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所有经济指标和经济事项,这种做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于离任审计,存在着是先审计还是先离岗的矛盾,目前采取的形式有先任命后审计、先离岗后审计,这往往使离任审计流于形式,审计成果难以得到利用;先审计后离任,又使审计工作向深层次拓展受到一定影响;比较而言,先离岗,后审计,再任命的形式,可能会使审计成果能得以充分利用。            

  目前我们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还存在误解,如有些领导干部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给他找碴的,有些群众认为是走过场的。审计机关无法承担这方面的责任,因而产生畏难情绪,工作进展迟缓。这些现象都与经济责任审计定位认识上的偏差有重要关系。        

  (三)审计结果考核评价的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关系到被审计人的责任、考核和使用,责任较大。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如何客观、准确、具体地对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进行评价,一直困扰着审计人员,特别是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以及内控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的评价方面,缺乏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没有量化界定,因此,在划分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时,常常出现主管责任与分管责任、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集体决策责任与个人决策责任、工作失误责任与有意违规责任等方面的责任归属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因而,不同的审计人员面对同样的问题,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审计评价,这会影响领导的责任轻重及责任报告的客观性,使审计人员难以操作。   

  二、解决办法     

  (一)科学配置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解决当前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重与力量不足的矛盾,关键是要不断加强 “人、法、技” 建设,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素质。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理论研讨,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的提高,应经常举办经济责任审计专题培训班和理论研讨,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审计水平,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实践——理论研讨——再实践,有效地促进审计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水平的提高。同时审计人员不但要公道正派、廉洁奉公,精通财会、金融、企业管理等专业知识,还要力争掌握一定的宏观经济、相关法律和计算机知识等,要十分注意加强对党和政府重大方针政策的学习,树立全局观念、政策观念,培养宏观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学会历史地、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看问题。这对加强经济责任审计,正确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至关重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深化、要发展,人的素质是个根本前提,要加强对基层审计人员的培训,更要结合新 “八不准” 纪律,加强廉政教育,把审计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作风正、深受党和人民信赖的过硬队伍。    

  在项目实施上,可以采取打破科室界限,把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财务收支审计结合起来,实行“一次进点,二项审计、二份报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审计成本。     

  (二)科学合理摆布审计项目,高度重视和准确介入    基于经济责任审计具有特殊性。相当一部分审计项目事前不能确定,缺乏计划性,因此审计项目摆布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好坏的问题,因此,审计项目的摆布应先急后缓,先重后轻。即提拔任用、换岗调离的先审,退岗退线的后审;重点单位、重点部门先审,经济总量小、经济权力小的后审。总体上要抓重点,对重点部门领导更要重点监督。审计机关在接到审计任务,应及时将任务下到各科室,达成高度重视,在第一时间统筹安排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前调查,编写审计实施方案。    

  (三)科学绩效评价审计结果,合理运用人才。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在审计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知人善任。组织部要由先离任后审计,变为先审计后再离任、再任职。对提拔重用的应坚持“先审后离”,以增加领导干部责任感,避免给社会上造成“走过场”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同时审计部门要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文书格式,认真起草审计决定、审计结果报告等相关审计文书,使组织部门能够根据审计报告,综合干部任期政绩,把握干部任用方向,也为下任领导提供好依据和参考。 

  总而言之,基层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党和政府交给审计机关的新任务, 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新形势下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断从实践中发现和总结新的经验,从根本上提高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认识,增强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科学合理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 (邰宏娟)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 国家及各省审计厅
  • 各盟市审计局
  • 盟直单位

版权所有:锡林郭勒盟审计局
电话:0479-8271316;传真:0479-8263654 邮箱:xlglmsjj@126.com
蒙ICP备19004397号-1
蒙公网安备 15250202000361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25000009
网站地图


网站支持IPv6